跳到主要內容

臺南文化中心商標

Menu

活動月曆

2025臺南藝術節: 維帢亞?阿塔瑪 《父親唱過的歌(五月的三天)》
2025臺南藝術節: 維帢亞?阿塔瑪 《父親唱過的歌(五月的三天)》

★泰國最炙手可熱劇場導演經典之作
★華裔泰人的家族離散
《父親唱過的歌(五月的三天)》聚焦於曼谷一個狹小的廚房空間。
兄妹倆在五月的三個不同年份的日子裡,回到這個空間,舉行傳統的中式儀式,
紀念已故的父親。他們一起做菜、吃飯、聊天,談論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。
兄妹倆低調內斂的性格,與他們展開的引人入勝、甚至時而荒謬的對話形成鮮明對比。
過去、現在與未來在劇中悄然交融,並與泰國都市的政治背景產生連結。

這齣戲如實呈現生活的樣貌,不試圖掩飾其疏離或荒謬之處。
角色的言語並不遵循邏輯,也不一定通往明確的結局。

導演|維恰亞.阿塔瑪(Wichaya Artamat)
維恰亞.阿塔瑪是泰國劇團「為了什麼劇團(For What Theatre)」的成員。
大學主修電影,卻深受現場表演吸引,
自2008年擔任曼谷劇場藝術節(Bangkok Theatre Festival)專案統籌後,正式踏入劇場領域。
2009年加入「新劇場協會(New Theatre Society)」,逐步發展出具實驗性與非典型敘事風格的導演語彙,廣受矚目。
維恰亞.阿塔瑪特別關注社會如何透過某些特定的「日曆之日」來記憶或遺忘歷史。
他於2011年共同創辦「為了什麼劇團」,並積極參與「Sudvisai Club」與「Collective Thai Scripts」等藝術組織。

「為了什麼劇團」
成立於 2014 年,由維帢亞?阿塔瑪(Wichaya Artamat)、莎莎賓?希芮旺吉(Sasapin Siriwanij)與 Ben Busarakhamwong 共同創辦,成立劇團時,三位創辦人皆已是劇場中活躍的表演者與創作者。「為了什麼劇團」如同一座實驗表演創作的遊樂場,其作品涵蓋多種形式,包括對白劇、紀錄劇場、偶戲、行為藝術、攝影、影像與裝置藝術。

除了多角度探討泰國社會與政治中複雜而棘手的議題之外,「為了什麼劇團」亦致力於反思「劇場」這一概念本身——在泰國語境中,「劇場」這個詞往往被視為帶有固定、難以撼動的價值。

【演出暨製作人員名單】
劇本|維恰亞阿塔瑪(Wichaya Artamat)、查圖拉猜?斯里詹萬彭(Jaturachai Srichanwanpen)、潘魯?克里詹猜(Parnrut Kritchanchai)
導演|維恰亞阿塔瑪(Wichaya Artamat)
演員|查圖拉猜?斯里詹萬彭(Jaturachai Srichanwanpen)、潘魯?克里詹猜(Parnrut Kritchanchai)
舞台設計|蘇提蘇克?隆立(Rueangrith Suntisuk)
技術總監/燈光設計|阿拉亞維拉希?蓬潘(Pornpan Arayaveerasid)

指導單位|文化部、臺南市政府
主辦單位|臺南市政府文化局、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
協辦單位|臺南市公共運輸處
執行單位|大作坊創作有限公司、俠客行文創顧問有限公司
行銷執行|立時創藝有限公司
贊助單位|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、京城銀行、洺遠開發股份有限公司
 

2025臺南藝術節: 維帢亞?阿塔瑪 《父親唱過的歌(五月的三天)》
活動日期

11/29(六) - 11/30(日)

活動地點

臺南文化中心-演藝廳

活動場次

2025/11/29(六)  14:30

2025/11/30(日)  14:30

票價

售票

800/1200/1600

購票/報名連結
OPEN